本人几年前购的一款1992频率计,因机器原带的是低档的温补晶振,稳定度勉强到8位,与机器的分辨率11位(0.001Hz)有较大的差距,严重的拖了机器的后腿,于是给它换了个双恒温槽的恒温晶振。 本来晶振的安装方位没见有什么特殊要求,所以就选择比较方便,靠机箱侧面的位置,立式安装。即不占太多地方也便于检修。 晶振更换后,频率计有了质的提升,第11位偶尔有数字计数时正常的一个字的闸门误差,但基本上是24小时没见有一个字的真实误差(监测GPS)。 可是,在后期的一次GPS测试中,为了观看方便,把机器的支腿打开,前脸抬高形成一个坡角。忽然发现末位数有了3个数的变化,机器恢复平放,变化的数字也随着恢复。接着把机器立直看看,频率变化了近5个字,难道双恒温晶振对安放角度还这么敏感。 为了确定频率变化的根源,把晶振拆了下来,在机器外做前后左右等各种方位的翻转倾斜实验,果然会引起频率的不同变化。因为恒温槽内的温度是有不同梯度的,位置的改变使内部的核心晶振所处的温度梯度发生了改变。 这怎么办,机器每次支腿时还得换算?经过反复变换方位角度实验,发现晶振成水平放置,前后左右倾斜,有一个方位,倾斜一定角度(支腿高度),频率没有改变。 最后,按着实验结果,把晶振又改成了现在这种安装位置,杜绝了支腿带来的影响。 不知大家是否遇到这种情况,也许我这是个个列,如果发现有这种现象,不防改变下晶振的安装方式试试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