漂亮的小X表,也难免有点小瑕疵,因此总想让它更完美点,所以就发了个帖子,将其偶尔漏出的小尾巴,给割掉了。 现在就说说整个修正过程。但不提倡他人效仿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,本人只是玩玩,一旦你玩坏了可别怪我奥。 前面帖子已经说了,产生178uA电流的原因,即控制Q5栅极信号流经R32造成的(检流电阻相对较小暂且忽略)。那么可否让其小一点,如小于0.1uA。表的最小量程99.99uA,精度0.8%,0.1uA已小于它的精度值。答案是可以的,因为大家都知道,场管是压控元件,只要给它一个大于阈值的开启电压,它就导通。 经试验,Q5栅极电压大于0.51V即可导通。以此将R32改成10MΩ,并在插座处又串了个20MΩ的新加电阻,即总阻值30MΩ。这样流经检流回路的电流只有0.06uA,由控制信号产生的干扰就完全可以忽略了。而Q5栅极又有0.6V的电压,可以可靠的导通。并且调零时可以进一步补偿,使其误差更小。 下面看看仿真图,图中的电阻本人实际也是这么做的,使用良好。 如果你担心不触发,可将插座处新加的电阻改为10MΩ,这样检流回路的电流也只有0.09uA,且栅极电压提到了0.9V。如果你担心误触发,那你把R32改为5MΩ,插座处的新加电阻用10MΩ,但检流回路电流有0.12uA,也可以接受。总之与178uA有天仰之别。 上一次你不是说把R32改成20MΩ就行了吗,怎么现在又新加了个电阻。这来源于坛友说的安全考虑。第一、把R32改为10MΩ,比20MΩ更易拉低栅极的干扰电压。第二、分出的10MΩ(我用的是20MΩ,我不怕插座污染误触发,大不了擦擦)在插座处,可以预防保险丝烧掉和插座处脱焊,高压直接通过控制片进入机内的Q5栅极,造成损坏。 另外在插座处加电阻割断PCB板时,注意该板背面也有连线,需同时割断。 其实我觉得A档插座控制片更应该接电阻限流,因为它测强电大电流的机会更多(待那天改改)。 线路硬件改造完后,接下来就是软件了。因为你改了硬件,原来电路中的178uA没了,所以你开机后,插入uA孔表笔,切换到uA档,此时显示的是原机内补偿的178uA电流值。这时需要你改24C08中的数据了,不管是在机上还是焊下来,只要能操作就行。 首先把地址C5中的数据改成FF,然后调地址C4中数据,使其表的底数显示零即可。这时你再短路表笔就不会有178的数了,只有0.0几而已。自此全面改正过程结束。 既然软件也改了,不妨找个500uA左右的标准电流,一块校一下,地址应该是2A。不过这个应在电压调校完再调电流,不然调电压时会影响到电流。
现在可以了吧,快杀鸡吧,我怕溅到血……
|